想要蛻變,就要經過陣痛期;明知如此,還是很痛,沒有比較不痛。
自我的價值受到衝擊,我會困惑,會徬徨,會感到無助;長輩說,某些事物不重要不用在意,但在當時的年紀和當下的情境,有誰仍然能夠讓自己抽出來以客觀的第三人看待呢?若真能做到,這般理性是不是一種悲哀?如同講究完全邏輯概念的人型機器人一樣;而另一極端,心思細膩到極致程度下,所有的事物都會觸發極大的感動和熱情,豈不是累死自己?
慢慢發現,自己身處在只有陌生人的環境下,我可以很自在的做我自己;反倒是在認識的人身旁,沒辦法這麼做。曾有人說我太壓抑自己,我想是我太顧慮身旁人的感受和身旁人對我這人的評價,是以沒辦法以平常心表現自己。
出去企業參訪,是為了體驗外面世界的新資訊帶來心靈和認知上的衝擊;回程望著窗外,想想自己,該走的路很還很遠,該努力的事還很多,任重而道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