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17日 星期五

愛她,就要照顧她

附近小學剛開學,中午放學時,老媽發現有位小女孩在巷子裡走來走去,似乎迷了路,一問之下是讀小一的小女孩找不到路回家。

問:「住哪邊呀?」「不知道。」
問:「有沒有明顯地標?」有停車場。(暈)
問:「平常都是誰載妳的?」「媽媽。」
問:「那媽媽呢?」「不知道。」
問:「那有沒有聯絡簿呢?」「有。」

小女孩拿出聯絡簿,裡頭有小女孩的媽媽和舅舅的手機號碼,先打她媽媽的號碼,響老半天沒人接…(註:雖然小女孩平安送回去了,然依然沒回撥電話。)

好吧,再打她舅舅的手機,這次有了,雖然也是住附近的,但是一些明顯的地標物仍是一問三不知(例如:楓康超市、某某幼稚園、某某大型聯鎖眼鏡行…),那麼…

問:「那您現在在哪呢?方便來接嗎?」「我在學校。」
問:「您是學校老師嗎?」「不是,是來接小孩的。」

心裡os:「放學多久了,都過了快一個小時,現在才來接小孩?學校人都走光光了,才小一的小女生心裡當然會慌啦!」

問:「您已經在學校了嘛,學校旁有座公園您知道吧,那我們約在那邊見面吧。」

就這樣,小女孩的舅舅就接到小女孩了。然接到之時,小女孩的舅舅正準備開罵,老媽開口就說:「人平安接到就好,不要罵她。」


愛她,就要從小地方開始做起,生了不照顧,是要小女孩在小一開始學會冷酷的看待自己
的人生嗎?

後記:
小女孩和母親同姓,和舅舅同住,聯絡簿上沒有爸爸的電話,或許是…
1.離婚了。
2.未婚生子。

2010年7月29日 星期四

2010年7月3日 星期六

見血…

許久沒上來更新網誌,原因嘛…有話說,考生的歲月是空白的,心裡想到的、眼裡看見的,都只有「還要再更加油」,所以版上空了好久、好久、好久。

話說,在列印入場通知書的時候,剛從印表機出來的新鮮准考證上,居然有一隻被印表機滾輪壓扁扁的帶血蚊子屍體…

這是說…明天一役是見血的嗎?


2010年6月2日 星期三

仍須努力

讀了這麼久的經濟學,大二時所學的個體和總體,到了研究所時才摸熟,然而,重新學習國際經濟和財政學,這才發現,原來以前所學的基礎分析法,真的只是基礎分析,所有所學的分析方法,在這兩門實務、理論兼備的學門裡,把所有經濟學的分析方法發揮到極至,而所用到工具不過只是簡單的兩軸座標圖、微分工具只用到二階微分。

利用這套分析方法,就可以分析一個國家進行國際貿易、課稅、貨幣與財政政策的原因、效果和福利變化;然而不同的學說所分析的角度就不同,理由和結論也不盡相同,簡單的概念需要陳述的面面俱到,真的很不容易。

五年前的離別建言,猶如在耳。

2010年5月3日 星期一

公平正義

雖然從網路上可以找尋到許多有關經濟類的評論,然後這些評論,有些是採用的資訊不夠完整,有的是以偏概全,有的甚至是為了得到想要的結果,選擇性的透路訊息。

真正能夠對真實情況有所了解者,定要回歸資料庫,看看實際的資料,在圖型上或是模型裡,是如何的呈現,配適度的數值是不是足夠大到讓讀者信服。

實際的情況一直很糟糕,所得不均的程度已經讓許多民眾無法忍受,經濟學追求效率,卻對公平概念一直抱持著非常曖昧不明的態度。公平,是人們想追求,卻難以評論標準的概念。

在經濟學中,也是有學者對公平概念進行分析,邊沁(Bentham)的功利主義和羅斯(Rawls)的正義論,都試圖對公平概念提出解釋。兩位經濟學者均對其概念進行模型化,然背後的經濟理念,我還是比較喜歡Rawls提出的正義概念:「極大化最小原則。」

Rawls利用無知之幕來解釋公平的概念,也是他所認為的正義:假設存在一個世界,任何人都有一次投胎轉生的機會,但是投胎到的生活環境只有兩種選擇,一個是生來在不愁吃穿的富裕家庭,另一個是吃不飽、穿不暖,不知明日希望在哪的窮苦人家。不過在投胎之前,都必須先經過這個無知之幕,在這個無知之幕前是沒辦法得知投胎之後會到哪個生活環境。在投胎之前,如果你/妳還有機會改變未來的生活環境,會希望如何改變呢?

根據這樣的推論,Rawls指出當人生存在翻盤的機會時,任何人都不想落入最糟糕的生活環境中,因此會試圖改善最差的生活環境,來避免自己在翻盤時不幸落入最差選項。這個就是Rawls所認為的公平正義,以模型表現出來就是:

Max π= min{X, Y}

上面的這個模型就是極大化最小原則,對於組合裡最差的選項進行福利的改善,就是一種公平正義的體現。

2010年5月2日 星期日

淺談ECFA

何謂ECFA

現在財經新聞裡最重要、最常聽到的專有名詞,莫過於ECFA了。ECFA的中文名稱暫定為「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而暫定的英文名稱為ECFA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照英文名稱的字面意思翻譯,就是「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由於目前協議尚未協商確定該合作協議的名稱,因此目前聽到的這些名詞均為暫稱。

「兩岸經濟合作協議」,一看名稱就曉得是什麼意思,用來規範兩岸有關經貿合作事項、合作方法和發生爭端時應如何解決之一套辦法;然而,「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裡「架構協議」一詞所代表的意義又是為何呢?

架構協議,指的是正式簽署這份協議之前所先行擬訂的綱要,在概念上有如一本書的目錄與大綱,架構協議要談的就是決定這份合作協議談些什麼、想要達到哪些目標,先研擬出方向和原則,而暫不談實質的合作內容與方法。

推動區域經濟整合的時空背景

在談為何要推動ECFA時,先來了解區域經濟整合的時空背景。台灣所加入的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其前身為關稅暨貿易總協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 GATT),標榜在多邊架構下,以最惠國待遇原則推動貿易自由化。GATT推動了八次多邊貿易談判,大幅降低世界貿易障礙,然第八次的烏拉圭談判進展不順,促使美國開始重視雙邊協議,並與加拿大和墨西哥簽署北美自由貿易協定,成為除歐盟外之最大區域貿易協定,從而促使世界各國投入區域經濟整合。WTO在烏拉圭談判的決議成立後,新回合的談判延宕,更加助長區域主義的興起,區域貿易協定的數目大幅增加。

不能簽定ECFA將產生何種影響?

簡單來說,區域貿易協定會對非成員國實施關稅差別待遇,因此當世界各國均投入區域經濟整合來降低貿易障礙時,而台灣卻排除在外,則台灣出口的商品將因關稅的課徵而成本較高,逐漸被其他會員國的商品所取代。

由於台灣為貿易導向的國家,目前對東亞國家的出口比重佔出口總額達65%,超過對美國的12%,當東協、中國大陸、日本、韓國、澳紐與印度紛紛簽署區域貿易協定,而台灣卻無法參與其中,已經對台灣的出口產生排擠效應了。

ECFA對台灣產業的影響為何?

目前政府委託台經院利用全球貿易分析模型(Global Trade Analysis Project, GTAP Model),在「維持農業部門管制且不降稅,工業部門解除進口管制且自由化」之假設下,分析對台灣產業與就業環境的衝擊。

這項分析,係簡化討論工業部門自由化對台灣產業的影響,是對現有產業進行計量經濟的模型分析,然而對於未來的新興產業,在缺乏資料下,不可能做到適切的模擬,例如醫療觀光、技術合作或教育服務,分析目標缺少了服務業而顯得不夠完整,是這個模型在假設上的限制。

除新興產業外,ECFA的推動還會影響外人對台的直接投資數量與金額。國際貿易障礙的減少,不但使得外國人到台灣設廠的意願增加,還會因為區域貿易協定裡關於原產地或自制率的規定,使得其他非會員國的外國人為了適用出口優惠而對台投資。

學者的研究更發現,這種區域協定對外人直接投資的流入效果,對於小國的影響更為顯著。這種對投資活動的刺激,才是影響中長期更重要的關鍵。

ECFA對國內不良影響為何?

雖然ECFA的推動,總體而言對於台灣的好處的較大的,但是對於個別產業而言,由於貿易限制的解除,導致經濟結構的改變,並且增加產業的競爭。根據李嘉圖的相對比較利益指出,透過國際貿易的分工,一國應專業生產並出口具有比較利益的商品,進口比較不利的商品;因此,解除和放寬兩岸貿易障礙,將促使台灣產業中較不具比較利益者進行升級或轉型,不能進行升級或轉型者,釋放寶貴的人力資源至生產力較高的行業,而這個過程牽設到財富和制度的重分配,勢必幾家歡樂幾家愁。

結論

經濟學家一向不樂見經濟管制,對於關稅和租稅造成價格機能所產生不利的影響,經常提出嚴重的警告。經濟管制的受益者通常是提供商品勞務的廠商,犧牲的是眾多消費者的福利水準,造成消費者以較高的價格來消費較少的商品。透過貿易限制的解除,使得貨暢其流,消費者可以用更優惠的價格購買商品與勞務,並且出口所生產的商品到其他國家,這個概念就如同台北與高雄兩個都市從彼此限制商品勞務的流進流出,到完全不做任何限制,後者更能產生對全體社會有利的經濟效率。

既然推動ECFA能夠對台灣經濟有所幫助,那麼對於反對推動ECFA的原因應該就是經濟因素外的其他因素了,至於是什麼原因呢?因為我是學經濟的,所以我也不懂。

2010年4月7日 星期三

群眾暴力

不到24個小時,在網路和平面媒體的圍勦下,又一個人士被判定出局。

憑什麼在什麼也不清楚的情況下,來定奪是非對錯?原po既不是家屬,亦不具備相關工作背景和認識,憑什麼在短短幾分鐘的短片,來宣判她未來的人生方向?

統計學在進行檢定時,都要求有足夠充足的證據,才能夠推翻原先假設;法院在定奪一個人的是非對錯,不但要提出充分證據,還要再三檢驗,以防誤判造成無法回複的傷害。

憑什麼在網路上,自以為正義的號召,就要把連看過沒看過的人,推進火坑中?誰給你這種至高無上的榮耀了?

要是你是錯的,你有能力承擔這份過錯嗎?

不,我不認為,你只是暴民文化的其中一人,根本不打算為自己的所言所行承擔任何責任,憑什麼這麼粗暴的抹殺一個人?抹殺一個你根本沒接觸過的人?

群起起鬨的酸民們,你們不過勢力龐大些,自以為正義之姿,不過一群暴徒罷了,跟那些聽了電台廣告就會去買藥來吃的社會人士差不多一個水平。

2010年4月6日 星期二

淺談知識經濟

謂知識經濟呢?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在1996年提出知識經濟的概念後,改變了以往經濟學家對廠商生產過程的認識。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梭羅教授在他的書中對知識經濟作了以下定義:「以知識的創新、擴散與應用為主體的經濟。」然而,這是什意思呢?

傳統經濟學在分析廠商生產過程時,假設廠商只使用兩種生產要素:勞力和資本;所謂「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指的就是商品的投入過程。但是在知識經濟的分析架構下,把人類的知識和能力納入生產過程中,也就是所謂的「人力資本」,凡人類運用腦力所創造的一切事物均屬之。

為什麼這個概念很重要?以往的生產過程中,由於有些投入是沒辦法複製的,因此存在一種現象,經濟學稱之為「規模報酬遞減法則」,隨著生產資源加倍的投入,產出不會等倍數的增加,反而低於該比例。例如原先只用1個小時準備考試可以拿到50分,然而想要考到100分,所要付出的時間反而要多於兩個小時。

在知識經濟中,知識不具排斥性,而且越有知識的人,吸收知識的速度越快;前者使得生產要素可以進行同質複製,例如提供相同品質的電腦工作平台作業環境,後者則造成弱肉強食的現象,也就是強者越強、富者越富。

在過去,人們也會進行發明和創新,但是為何知識經濟的這個概念直到現在才被重視呢?原因是由於資本主義確立了財產權,企業創新能夠得到超額利潤,專利權保障促使企業爭相投入研究發展(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R&D)的技術創新。

知識的創新能夠帶來國家的富強,然而應該如何著手呢?一般認為應該從「教育改革」下手。追求知識的創新,就是在培養知識無中生有的能力,必須重視對未知事物的檢證與探索,在制式思考下的填鴉教育,學生慣於被知識所束縛,是不利於創新知識的發展。


參考資料:
朱敬一、林全合著(2010)《經濟學的新視野》,台北:聯經。

2010年3月29日 星期一

次級房貸風暴始末

級房貸風暴和該風暴所導致全美第四大投資銀行的雷曼兄弟倒閉事件,始自於《格拉斯—史帝格法案》的廢止和美國民主黨居者有其屋的政策思維。

柯林頓總統上任之初時懷抱理想,想要幫助窮人,在1993年拔擢俄羅斯移民之女羅貝塔.艾婷堡(Roberta Achtenberg)擔任美國住房和都市發展部(Department of Housing and Urban Development)的助理部長,這位極左派的助理部長積極推動黑人、墨西哥移民和工人擁有房產,軟硬兼施的說服銀行提供貸款給這些付不起每月房貸的低收入民眾,並且在全美設立辦室處監督銀行拒絕借貸給低收入者的「歧視」行為。銀行不得不屈從,在這段期間產生大量連擔保品都沒有的貸款。

為了讓華爾街和銀行借貸更加活絡,柯林頓政府1995年批准將借貸包裝成債券(Bond)供投資人購買,並且允許美國國際集團(American International Group, AIG)為這類債券提供保險,金融界因而紛紛加入這個市場,大開方便之門。放鬆借貸促使房地產市場的熱絡,導致房市價格持續攀升,這是背景之一。

1999年廢止《格拉斯—史帝格法案》更是助長次貸風暴的火焰。該法案的立法目的原先是為了禁止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合併,阻止投資人將手伸進存戶口袋的機會,因此這個緊箍咒美國各大銀行都欲除之而後快。1998年四月六日,花旗集團宣布與旅行家集團合併,後者旗下擁有投資銀行史密斯.巴尼,若合併成功,將產生一個橫跨金融、保險、債券的大型金融集團,擺明不把《格拉斯—史帝格法案》當成一回事。由於花旗集團銀彈充足,《格拉斯—史帝格法案》在利益團體的運作下,於1999年被廢止,從此以後,投資銀行便可對銀行存戶上下其手。

2000年達康公司崩盤後,陸續許多大型企業也應聲倒下,「太平洋天然氣與電力公司」、「安隆」、「環球電信」、「世界通訊」等等世界知名的公司,接二連三的聲請倒閉。許多這類的公司都由於內部發生舞弊,掏空公司資產,促使美國政府通過《沙賓法案》,規定公司保證誠實申報所有資料,並擔保個人與公司的財報全是事實而無作假,否則願負連帶責任。該法案的通過導致公司籌資的困難度上升,促使投資銀行發展出不受政府監督的新型投資工具,信貸衍生性商品就是在這個時空背景下發展出來的。

信貸衍生性商品將上千筆的房貸打包成一張張的債券,一方面提供誘人的票息收益吸引房貸業者、投資銀行和債券投資人爭相購買,另一方面又可以在市場上公開買賣,維持相當程度的流動性,在《沙賓法案》通過後導致公司債市衰退之際,信貸衍生性商品提供資金需求不足的缺口。

達康泡沫破裂後,為避免美國經濟再度受創,時任聯準會主席的葛林斯潘不斷調降利率,911恐攻擊之後,利率更是一路由6%降至1%,開啟了1920年以來最大的消費性借貸潮。利率走低,一方向民間儲蓄存放在銀行的報酬太低,另一方面也在變相地鼓勵老百姓貸款。當時中國經濟起飛,大量廉價勞力提供了便宜的商品,使得低利率政策不致於引起通貨膨脹,又可刺激美國經濟成長,自此美國人陷入經濟榮景的假象裡,時間一久就誤以為常態。

由於寬鬆貨幣政策的關係,投資人紛紛舉債投資,產出水準大量上升,增加的所得不是拿來消費就是拿來儲蓄,前者造成民間過度消費,後者由於低利政策使得存放銀行無利可圖,資金流入信貸衍生性商品市場,成為熱門投資工具。

信貸衍生性商品一開始由美國各大房貸仲介商發展出來,進而發展出「影子銀行」(shadow banks)。影子銀行,又稱為影子銀行體系(the shadow banking system),指那些行使著銀行功能卻不受監管或少受監管的非銀行金融機構。這類銀行不像一般商業銀行受銀行法相關法規規範,而且也會貸款給客戶購屋,但是影子銀行本身沒有存戶和存款,所以必須先和一般商業銀行借錢;換句話說,借錢來貸款給別人。影子銀行到處貸款給別人,所扮演的角色和其他全國性的房貸機構沒什麼差別。

貸款給購屋者的房貸機構發現到,若能將這些融資案件迅速打包賣給華爾街的金融公司,這些房貸機構根本無須擔心借款人是否按時繳款的違約問題。這些借款人所承擔的利率為「可調整房貸利率」,又稱為指數型房貸利率或浮動型房貸利率,最初幾年的利率從1%或2%開始,之後再往上調整。房貸機構將這些打包後的債權賣給華爾街金融機構,而這些債權都有房契作為抵押,在房市熱絡之際,違約風險甚低。金融機構買入這些債權後,再將這些債權證券化供投資人購買,風險立即轉賣出去。

房貸機構根本不在乎風險,因為風險早賣給華爾街金融機構了;而華爾街金融機構也不怎麼在乎風險,因為在房市榮景下,這些債券非常容易賣出去,一旦賣出去,問題也不是他們的。由於房貸機構不在乎風險,所以底下的房貸業務員只要叫客戶簽個名,就能賺到佣金,這筆交易輕鬆容易,何樂不為?

信用評等機構在這次風暴中亦扮演重要角色。三家主要信評機構:惠譽、穆迪和標準普爾,為華爾街金融機構在處理這些擔保債權憑證壓榨出最大利潤。信評機構調查每一筆房貸的品質後進行打包過程,每份擔保債權憑證裡包含相當比例的優良品質債權,而違約風險較高的債權則平均分散到所有擔保債權憑證,以減輕出售真正不良產品的風險。信評公司不但為金融公司對這些房貸債權提供分類,還提供銀行信用,允許銀行發行AAA級的債券評等。

美國金融管理單位賦予信評機構重責大任,等於將監管擔保債權憑證的工作外包給這些信評機構。然而這些信評機構給予投資銀行較高的擔保債權憑證的評等,並收取較正常為高的費用,隨著擔保債權憑證的大發利市獲利不少,因此不少人懷疑這過程是連成一氣的。

美國房市自「大蕭條」以來,跌幅從未超過5%,在這房市一片看好之際,這些擔保債權憑證似乎是個安全又穩賺不賠的投資標的;在寬鬆貨幣政策下,無風險利率過低,導致投資人爭相購買這些得到信評機構最高評價的擔保債權評證,來獲得較高的報酬,逐漸形成嚴重的未爆彈。

長期的低利政策導致房市過熱,促使聯準會開始調高利率,然而調高利率造成這些次級房貸借款人還不起錢,導致違約率上升,銀行為了收回債券緊縮信貸,造成房市景氣反轉直下,點燃了這顆次級房貸炸彈,風爆就此產生。


參考資料:

Lawrence G. M. and P. Robinson,
A colossal failure of common sense : the inside story of the collapse of Lehman Brothers,雷曼啟示錄,鍾玉珏等譯

辛喬利,
The shadow banking system,影子銀行:華爾街操控世界的金融投資工具,梅林文化

2010年3月22日 星期一

謝了

晚上,接到文武貝的電話,聊得很愉快!

晚上,我看完了班傑明的奇幻旅程,一位成長時鐘相反的人,他的一生與他所愛之人的故事。

晚上,瞧著妹妹送我的手錶,我趴在床上欣賞著。

此刻的心情,是美好而感動的。

2010年3月16日 星期二

"Her Morning Elegance" 一首歌的名稱

很有創意的MV,用照片做成動畫,描寫一個女生睡著以後的夢境,用一些寢室裡常見的物品來呈現這些夢境,很精彩,來看看吧!

2010年2月27日 星期六

A片入侵


瞬間,信箱塞進大量的通知訊息,在工具列下方閃啊閃的,瞄一下寄件人是誰,「I Love You」,哇…這麼八卦,快快打開來看,原來是Blog的通知訊息,有位叫「I love You」的帳號在我的Blog上留言,一次還二十幾封呢。

不過咧…全部都是超鏈結,要嘛就是A片廠商的貼圖區,要嘛就是購片區,密密麻麻的連貼了好幾個文章留言,虧我還設了留言機制呢,如果這留言機制真的有用的話,那麼肯定「她」一定很勤快呢。

想一想,還是改一下留言機制好了。

2010年2月19日 星期五

現代樂派音樂

聽過現代樂派的音樂,發現還是聽不懂。

給我最深刻印象的是,有次在演奏廳裡,鋼琴家選彈了雷斯畢基(Ottorino Respighi)的作品,雷斯畢基是林姆斯基—高沙可夫的學生,一般人可能對雷斯畢基是沒什麼印象的,甚或連高沙可夫是誰都不曉得。

林姆斯基—高沙可夫 (Rimsky-Korsakov),就是「大黃蜂的飛行」一曲的作者,該曲選自於歌劇《蘇丹沙皇的故事》(Tale of Tsar Saltan: Suite, Op. 57)。

這是邁可森的版本:



回到雷斯畢基身上吧,當時我聆聽的作品是羅馬前奏曲,一般熟知的名稱又為「前奏曲」,也是雷斯畢基最有名的作品。



接著,演奏會中的Prokofiev的第六號鋼琴奏鳴曲我就聽不懂了。



當時的音樂會,後來有人寫成「網誌」,並且留影。

為什麼會提到現代樂派呢?因為哈察都量正是現代樂派的音樂家。


BB這次準備比賽的曲目Etude NO.5在影片中的第43秒開始



這位小朋友也很令人大開眼界。



大家都很厲害呢。

心得:
看得手非常癢,不過現在不是時候。

2010年2月16日 星期二

馬路如虎口

過年的醫院一樣非常忙碌,生病、受傷沒有分年假還工作天。

回來的時候,旁邊病床的小姐拿著手機大聲的發著牢騷,本來想請護士反映一下,不過聽了她抱怨的事情,我就意思一下的去買個飲料,順便瞧她幾眼,不和她計較了!

她,零晨騎車,當時閃黃燈的情況下,以時速40穿過十字路口,被同時穿越十字路口的另一騎士撞得滿地找牙。

她抱怨的很理直氣壯:「我的速度很慢啊,才40而已…」深夜的閃黃燈用時速40穿過十字路口?撞車從來就很少是單方面的事情,今晚就是個活例子。

算她命大,代價是4顆牙齒和手臂骨折。

2010年2月11日 星期四

2010年2月5日 星期五

二月份開始

一月,過去了,準備進入二月。

心情有點複雜,随著時間的經過,全身的神經就繃得越緊,眼裡的目標很簡單:活下去。

生活越單純,越好;為了重生。

考古練身手

前陣子幫朋友看經濟學考古題,花了一點時間把試題看過,這份題目對經濟系學生應該蠻適中的,沒有太過偏頗艱深的冷僻內容,不過有些問題問法很特別,臨場寫這份試題,應該會被嚇到吧!

連結:「中央會研98經濟學」。

不過畢竟才疏學淺,只能做為參考,有需要者請自取吧!

2010年2月4日 星期四

下午出門辦事情,到家已經快五點了,本來還在猶豫要不要去騎車,看外面還蠻暗的,想說算了不去了,話說出口不到半分鐘馬上改變主意,車子牽了就出門去,就是想去動一動。

一江橋的自行車路橋完工已經不曉得多久了,但左盼右等始終不見準備開放,今天居然打開燈了,只見三兩位路人甲、乙和丙在橋上走,禁止通行這個標示實在沒什麼太大的用處。

這次還是一口氣騎完路程,所以沒帶水壺也不算下車,到了一江橋後立即回程。由於今天騎速蠻快的,所以回程時路燈還是靜悄悄的。真可惜,其實我還蠻享受這段橘黃色路燈下騎車的愜意呢!

肉圓店一瞥

中午晃去街上吃中餐,叫了兩顆肉圓搭碗豬血湯,吃著吃著就往旁邊一看,是一面裝飾用玻璃牆,充滿油煙的肉圓店裡的玻璃牆居然如此乾淨,老闆娘還蠻有心的,看著看著,就覺得這間小吃店裡充滿一種懷舊的氣氛,突然就想把這感覺照出來,拿出手機照一張,結果效果不好,再一張,就是現在這張照片。

本想把這張照片給刪除,覺得還是沒有照得很好,然而照片已經拍下店裡所呈現的那種懷舊感覺,想了想就留下來了。

2010年2月2日 星期二

新年快樂

剛從淨德寺安太歲回來。

由於佛寺的寺規較為開放,同時離家近也比較方較,因此幾年前,我們家換到淨德寺安太歲。佛家寺廟的簡約和樸實所呈現出的莊嚴氛圍,深受我們家的喜愛,簡約風格,像極了日本佛寺。

照片裡的小黃狗,非常悠閒的睡著午覺,走進寺裡時也只是張開眼睛打量我們一下, 直到拍下這張照片,依然不動明山。

平靜內心的思緒,朝著大佛拜了拜,今年是個好年。

哎唷偎呀…

早上都早起去騎車,所以我已經很久不熬夜讀書了,不過今晚已經過了一點,我還在電腦前工作著。

騎完后豐車道的大腿警告我最近要多愛護她一下,本來昨天還不信邪的練車去,後果就是哇哇叫了一整天,似乎連後背肌都準備要示威了,看來這一兩天不安份守己一下,我的愛車就準備宅在家了。

牢騷發完了,繼續上工。

2010年2月1日 星期一

后豐鐵馬記事

事情發生在后豐鐵馬道,準備回來台中的時候。

我們的車班是到台中的莒光號,幾位國中生正在一旁笑笑鬧鬧,看著地圖討論著行程。

當我們的車班到了以後,我們毫無猶豫的上了車,排在後頭最後上車的我,上車之際聽到這群國中學生正在爭論著:

「這台車是『呂』光號,我們是坐『莒』光號。」

我看著車窗外的那群國中學生,同時與坐在旁邊的學姐討論著這件事,最後那群國中學生並沒有坐上車,車子就這樣子離開了后里。

晚上一群人在學姐家又討論到這件事,學姐頭歪了一下,問我說:「那你當時怎麼不跟他們說呢?」我顧左右而言他,沒正面回答她的問題,當下不禁汗顏,「對喔!為什麼我會沒跟他們說呢?」

 早上醒來又想到這件事,回想當時的情境,「難道我抱著看笑話的心態嗎?」「應該不致於暗黑到這種事都做得出來吧!」「如果不是,那又是為什麼呢?」

原來當時注意力只想到「這群國中學生的中文能力怎麼會這麼差呢?」根本沒想到要不要叫他們上車這件事。

 不過事情都過了,實在於事無補啊。

2010年1月30日 星期六

平行線

「我倆就像兩條平行線…」

去廚房倒水喝,看著麵杓想到了這句話。

不銹鋼的麵杓,以螺旋的方式向外纏繞,從圓心畫出的射線,和鐵線的切線彼此平行。

這樣一來,「我倆就像兩條平行線」指的不就同一條線嗎?

改成「我倆就像兩條平行直線…」是不是比較適切?

2010年1月11日 星期一

來騎跑車




自從后豐鐵馬道騎過Giant Boulder以後,就很想入手這臺基本款單車。今早終於將期待已久的Boulder 載回來,在未上路前,拍下她美麗的模樣。

這臺Boulder的塗裝是2010年款的,除了水壺架是老闆的誠意外,都是原廠組件。

官網的網址在【BOULDER (2010) - 捷安特全車系 | 捷安特 l 自行車 l Giant Bicycles | Taiwan 臺灣】。

下午的時候去試車,心得就…好讚啊!

2010年1月4日 星期一

慎易以圖難,敬細以謀大

常聽見長輩教育晚輩時都會告誡:「從小地方做起。」「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外國諺語也說:「魔鬼就在細節中。」這些先人們的智慧在在告訴我們,想要有所成就,就要從小地方做起。

為什麼如此重視小地方呢?難道這些小地方會影響達成大目標的成敗與否嗎?

沒錯,而且這是一體兩面的;小地方不但會影響達成大目標的成敗與否,而且是否達成大目標的氣度和心態,也會從小地方透露出來。「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大目標的實現,是從許多小地方來完成,來一步步的累積,最終才得以成就既定目標。只要每個小地方,抱著誡慎恐懼的心態來做,最後的成果就會四平八穩;如果有個小地方,做得不夠徹底,馬馬虎虎、随随便便,當中的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差錯,就會導致最後的結果差強人意,甚或功虧一潰。

任何一個理論,都是由許多小觀念組合而成;任何一棟大樓,都是從平地,一磚一瓦的蓋上去;任何一項技能,都是由基本動作,不斷地練習直致熟練,到了爐火精純之地步也毫不鬆懈。做事的精神不但如此,做人的態度亦是如此。「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小地方透露出一個人的心性,就像樹木是否健壯,端看其根是否牢固即可。

「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為什麼社會對公務人員的認知,會如此負面?公務人員都是經由國家考試的選拔中脫穎而出的精英,都是具有知識的專業人才,想要為這個社會、這個國家,善盡一份心力,然而為什麼無法讓民眾百姓感受到服務的熱誠呢?在於公務人員在處理公眾事務之際,缺乏了小處著手的精神。公務繁、法令雜,積極任事就會面對紛來沓至的諸多問題,而好吃懶做是人之劣性,因此當初是為了省事而少做事,然心性享受了安逸,選擇了不作為之時,此時的樹根已然腐壞。

敬重自己的心,敬重自己所做的事。任何事、任何人,都是由小地方透露出心性與態度,因此想要有所作為,想要有所成就,亦是從小地方著手。當所有的小地方都能盡心盡力的圓滿達成,最後的成果就會水到渠成的來到。

過馬路

有個朋友,過馬路的態度很讓人不敢恭維,善意提醒他,還會被頂回來。

記得有次朋友騎腳踏車時,無視紅綠燈的存在,大剌剌的直接橫越馬路,沒走正在不遠處的斑馬線,我們做朋友的,看見他已經過了馬路,也只好迅速的跟了上去,但免不了要發個牢騷:「這樣過馬路,被車子撞到是遲早的事情耶…」沒想到他的回答令人傻眼:「如果我被撞到,那他就要賠償我,告死他。」

「如果給你一千萬,叫你從101頂樓往下跳,跳不跳?不跳?那兩千萬呢?三千萬呢?」不覺得這兩件事很像嗎?

在病床上富裕的過著一生嗎?不,這個選項從來就不曾出現在我的選擇集合裡。

讀得慢,忘得快

準備國考的時候,民法和稅法這兩門科目,我花了非常多的時間準備,理解與背誦,雖稱不上讀到爐火純青,但拿來應付國家考試還是有信心的。 考上國考,工作熟悉以後,就回去學校攻讀博班了;當年準備國考時的報考職系是財稅行政,簡單說就是去當稅務員,當時的民法和稅法是我的考科,但我的老本行是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