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從網路上可以找尋到許多有關經濟類的評論,然後這些評論,有些是採用的資訊不夠完整,有的是以偏概全,有的甚至是為了得到想要的結果,選擇性的透路訊息。
真正能夠對真實情況有所了解者,定要回歸資料庫,看看實際的資料,在圖型上或是模型裡,是如何的呈現,配適度的數值是不是足夠大到讓讀者信服。
實際的情況一直很糟糕,所得不均的程度已經讓許多民眾無法忍受,經濟學追求效率,卻對公平概念一直抱持著非常曖昧不明的態度。公平,是人們想追求,卻難以評論標準的概念。
在經濟學中,也是有學者對公平概念進行分析,邊沁(Bentham)的功利主義和羅斯(Rawls)的正義論,都試圖對公平概念提出解釋。兩位經濟學者均對其概念進行模型化,然背後的經濟理念,我還是比較喜歡Rawls提出的正義概念:「極大化最小原則。」
Rawls利用無知之幕來解釋公平的概念,也是他所認為的正義:假設存在一個世界,任何人都有一次投胎轉生的機會,但是投胎到的生活環境只有兩種選擇,一個是生來在不愁吃穿的富裕家庭,另一個是吃不飽、穿不暖,不知明日希望在哪的窮苦人家。不過在投胎之前,都必須先經過這個無知之幕,在這個無知之幕前是沒辦法得知投胎之後會到哪個生活環境。在投胎之前,如果你/妳還有機會改變未來的生活環境,會希望如何改變呢?
根據這樣的推論,Rawls指出當人生存在翻盤的機會時,任何人都不想落入最糟糕的生活環境中,因此會試圖改善最差的生活環境,來避免自己在翻盤時不幸落入最差選項。這個就是Rawls所認為的公平正義,以模型表現出來就是:
Max π= min{X, Y}
上面的這個模型就是極大化最小原則,對於組合裡最差的選項進行福利的改善,就是一種公平正義的體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